特别策划|从相加到相融:中国学术期刊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
本文刊载于《科技与出版》2018年第5期P6-12
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订购我刊,邮发代号:82-65
摘 要
在数字化转型、融合与发展的大势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与我国中文学术期刊一样,经历了将纸本内容转换为PDF后再上传网络的二次传播阶段,移动介质与纸、网、移、微、博、视等全媒体传播与出版的相融阶段,以单篇论文为单位优先数字出版的模式创新阶段,以及网络连续出版物直接在线原创首发阶段。期间,前沿技术的跟进贯穿始终。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新技术浪潮扑面而来,学术期刊全媒体融合与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关键词
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全媒体融合;网络连续出版物;《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当今社会,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已经打通了传统出版、传媒的边界,期刊的全媒体“融合”正在加速。“刊”与“期”的概念已经淡化,知识的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已经改变,期刊业的整个编辑业务流程、编排格式形式、出版传播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整合,信息在社群中分享、精准化推送,分众化传播。面对互联网及大数据带来的变化,学术期刊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文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浙大社科学报)的数字化尝试为例,从媒体融合角度探讨中国学术期刊从相加到相融的全媒体出版发展进程。近十多年来,浙大社科学报经历了从传统出版到网络出版、移动出版、知识出版等多元出版历程;参与了从纸本按期出版到单篇论文“短频快”在线优先出版,从单一纸媒到“纸、网、移、微、博、视”等各种介质全媒体融合传播,从纸本转化为网上“二次文献”再传播到直接基于网络连续出版物数字原创首发等过程;尝试了从单纯的数字化传播,到融入个性化文献服务、论坛、微博、微信、编读写互动、行业服务、主办学术会议等知识服务体系,从单纯的线下联系作者,到基于线上丰富的学术数据和精准的学术画像把脉学者需求和前沿的学科动态,并借此以建构期刊的知识体系和组稿方向的新变革。期间,OA、DOI、ORCID、APP、二维码、HTML等前沿技术和理念不断被学习和跟进,并贯穿于期刊发展的始终。
浙大社科学报的数字出版物始于2006年,是一款立足于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以全媒体传播、优先出版与开放访问为目标的互联网学术出版物,其探索路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以单个刊社为单位的学术期刊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数字化进程[1]。
浙大社科学报于2006年建立了独立的学报网站,并于2008年1月实现了数字内容的全开放免费访问,编辑部借鉴国外开放访问(OA)运动的理念,但不收任何OA费,免费给读者提供1999年以来学报出版的所有印刷版的PDF版及2009年以来所有单篇优先数字出版论文;同时借助CNKI、万方数据、重庆维普、龙源数媒、台湾华艺等大型数据机构的电子介质对外传播,并于2008年2月在中文社科期刊中率先建立了DOI。
免费访问和下载不仅可以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显示度,还便于传递“学术星火”。譬如部分选题很窄、读者面很小的文献考据论文,借助开放的互联网可以得到最快的传播,并发挥长尾效益。如2007年浙大社科学报的一篇三古类考据论文上网仅2天,海外学者就相互转发,共同切磋,作者很快收到比利时等国读者的来信,英文版雅虎也刊发了学报全部英文目录。在不少期刊囿于评价不愿刊发三古类论文或考据文章的情况下,编辑部刊发此文并通过网络传播的行为,无疑起到了“呵护着学术之脉”(作者函)的作用。开放访问即时交互和公开的特点以及强大的搜索引擎,还使学术失范行为难以藏身[2],成为学报通过互联网防范学术不端的重要举措之一。
期间,中国学术期刊的数字传播大多也以PC网站和集成性数据机构的电子介质为主,传播内容基于纸本并滞后于纸本,出版模式沿用纸本时代的流程,基本处于纸媒+PC端+电子出版(光盘)的“相加”阶段。为保证纸本发行量,大多数期刊会延期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才将纸媒内容上网。
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笔记本销量的攀升、APP阅读时长的增加,全球移动数据流量急剧增长,信息在各种形式的媒体中相互渗透共享,标志着媒体融合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且影响日益扩大。移动互联具有用户基数大、覆盖人群广、传播速度快、移动性强以及互动性、全球性、及时性、便利性高等特点,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明显,在数字多媒体出版与传播中当仁不让占据了主导地位。
媒体融合的实质是传播渠道的融合,单纯的PC端显然无法应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势,多种数字出版业态并存,全媒体出版应运而生。期间,浙大社科学报在移动出版与全媒体融合传播方面也开始了新尝试。
(1)纸媒端。浙大社科学报1955年创刊,为双月刊,每期出版200~240页。2009年2月是学报从纸媒为先转型到数字出版为先的重要转折点。此后,纸本出版滞后于学报PC端和移动端,成为学报网络出版物的“二次文献”。纸本出版后即面向海内外邮发,并被哈佛大学图书馆等馆藏和展示。在全球学术期刊发行普遍萎缩的情况下,在所有论文免费开放获取并在印刷版发表前数月即单篇优先出版、即时上网的情况下,纸本发行收入连续七年每年28万~30万,其中2014年发行量比上年略升500本,彰显了内容为王,数字传播正向影响纸媒发行并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典型案例。但受数字化冲击,近一两年来,纸本发行总体呈下降趋势。
(2)PC端。以互联网网站发布形式提供学术论文的互联网阅读。2011—2015年,PC网站5年内全文下载量逾224.8万次,年均全文下载逾44.96万,读者遍及海内外86个国家,单篇最大下载量逾8.1万次。
(3)平板电脑APP。以移动互联网应用(APP)形式提供学术论文的智能终端阅读。2012年6月,多平台上架独立的移动APP,2014年,加入多刊集群的“核心学术期刊客户端(ipad)”,多渠道向学者提供更具针对性、更便于阅读和检索及深度体验的在线阅读入口。
(4)手机移动端。2010年1月,在中国期刊界率先开通手机版,首推学术期刊移动阅读与印刷版、网络版同步出版的全新传播模式。《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及加拿大著名网站等十多家海内外媒体纷纷以《手机也能阅读学术期刊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首推学术期刊移动阅读版》为题报道。
(5)移动端采编平台。2009年6月,编辑部完善了网络投稿与审稿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数字化。与当时大多数采编系统不同的是,浙大社科学报早在2009年1月、2016年5月就先后创建了中国最早的自主性优先出版发布系统、中国首批网络连续出版物发布系统的数据支持及相关检索接口、元数据服务接口、参考文献检查与核对接口、审稿人智能推荐接口、DOI解析接口等。2015年8月,随着微信公众号与微博平台的创建,浙大社科学报还将数字采编平台延伸到手机端(微信),成为互联网数字出版的移动平台。
由此,以手机出版为标志,浙大社科学报在全国学术期刊中率先开始了全媒体出版与传播的新尝试。
期刊数字出版需要创新出版技术,期刊和全媒体融合出版更需要创新出版理念和模式。2009年以来,浙大社科学报积极融入知识服务升级及融合、跨界、互联网+、内容+的大势,整合资源,通过整期纸本出版、单篇论文优先数字出版等形式,融微博推广、微信推送、网络出版等多种模式于一体,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1)率先尝试中文在线优先出版,探索符合全媒体数字出版模式的新业务体系。“在线优先出版”是一种新型的符合全媒体融合出版的形式,是以单篇内容加工和管理为核心,对接数字媒体,支持“纸、网、移、微、博、视”等多重产品和介质的全媒体按需出版物。它最早产生于国外期刊,稍后少量与国际出版商合作的中国英文期刊在国外数字平台上开始尝试将少量论文优先出版,直到2011年初,Springe官网查到的与Springe合作的88种中国英文科技期刊中,仅有23种期刊实现了部分论文Online First。2011年,与Elsever出版社合作的45种中国英文版期刊中,实现Articles in Press的仅1种[3]。但这些先行的中国英文期刊有的即使到2018年,依然未实现全部待发论文的单篇优先数字出版。在国内,中文期刊“在线优先出版”最早在高校学报启动,浙大社科学报是其中的先行者。
2009年2月,浙大社科学报在自己网站推出首期中文“在线提前版”期刊,同年3月,推出我国中文期刊中首篇以单篇论文为发表模式的“在线优先出版”论文,论文右上角标注数字内容的唯一标识符DOI号,避免与后出的纸本误为不同论文,并建立了我国首个中文优先数字出版网站。自此,优先数字出版带来的革命性变革浸透到学报出版的每一个核心流程,印刷版已成为浙大社科学报网络出版的后续集成行为,所有定稿论文百分之百先于印刷版以单篇的形式在线优先出版成为学报主动性、常态性出版行为。2009年2月到2014年,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国际著名学者在浙大社科学报网站优先出版数字论文;十多位海外院士或终身教授主持了15个在线“主题研究”栏目。期间,编辑部还主动联系相关数据机构,积极推动建立中国集成性优先数字出版平台。2011年,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平台正式启动;2012年,万方数据“优先出版知识服务平台”投入运行[4]。
(2)在线优先出版开启了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新纪元。作为先于纸本单篇首发的数字传播行为,优先出版突破发表时间和介质的约束,符合全媒体数字出版适应不同发布渠道、不同媒介、不同产业链、不同产品形态以及多种信息利用方式的融合需求。它不再是依附于印刷版末端的网上传播行为和“二次文献”,通过审稿定稿的论文以最快速度单篇发表并直接对接PC网站、平板电脑、手机、微博、微信、音频视频及各种移动介质的数字平台、搜索引擎,供读者主题检索,单篇下载,完成以单篇为发表模式的创新性革命。从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考量,这样的出版模式完全对接读者网络阅读和下载的习惯。在这里,印刷已不再必要,论文可单篇发表,出版已接轨网络,既保证了学者学术成果的在线快速首发权,又提升了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基于这一重大变革的意义,“在线优先出版”被业界称为“出版模式的革命”。
(3)新的出版模式必然催生新的符合数字出版的全新生产流程。在数字出版业务环境下,期刊出版流程应该为面向多渠道发布的数字出版服务,需要对期刊编辑部的资源获取、资源加工、资源发布等编校出版流程进行符合数字出版需求的改造与创新。优先数字出版借助于采编平台,在收稿、编校、审定、发布、发行、评价等各环节都形成了独立于纸媒的、对应于网络与移动介质的全新的生产流程、组织形式和业务模式。每篇论文独立编校审读,独立排版,单篇在线出版,无需刊期、卷期,无需每期第一页,不必“齐清定”,不凑数量页码、不等出版周期,不择时地、短频快先于纸本即时发表,使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从后端的传播发行覆盖到全数字内容生产的前端、中端和末端,为学术期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提供了转型的实践与案例、先进的理念与经验。
中国学术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大约有两种类型:一是以自己创建的独立平台为主,同步加盟其他平台;百分之百定稿论文均单篇在线优先出版,编辑出版流程按数字化要求重新制定和转型,但2015年前后这类刊物极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7月,在中国社科期刊的官网中,网络电子刊先于纸本期刊出版的仅有《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种(见图1)。二是单纯依托大型数据机构平台,每期选择少量论文在数据机构平台在线优先出版。2009—2015年,大部分期刊采用第二种模式,编校出版流程大多依然按传统流程操作[4]。
图1 2015年7月中国人文社科期刊官网更新情况统计
出版融合包括出版的编印发流程、图文声像影符号、专业需求、编读写角色、线上线下、不同业态、不同媒介、不同商业模式及内容与产业融合等多个方面,本文侧重于探讨全媒体、多平台及多种出版模式的融合。
(1)微博平台。2015年7月浙大社科学报微博平台正式上线,微内容全部为学报原创论文、学术性补白、书讯、会议资讯等。每个工作日更新2则,优先数字出版论文同步进行微传播。每次除提供微摘要外,均附全文链接,便于读者随时随地免费阅读和下载。2014年,官微建立了“人文社科学术精品图书”微栏目。微博创办两年间,微粉丝即逾2万,微评论、微转发、微下载、微阅读量居当时全国学术期刊前列。目前,单篇论文微阅读最高逾18.2万,年度篇均微阅读量逾5000。
(2)微信平台。2015年7月,学报微信公众号上线,微内容为学报原创论文及相关报道,每个工作日发1则微导读并配以彩图,同步链接全文。基于媒体融合与全媒体发展新理念,2015年8月,在高校学术期刊中率先尝试在微信公号中集网站、微博、微信于一体多媒体同步出版与传播的新模式,使浙大社科学报的互联数字出版物通过微信延伸到手机移动端:读者可随时通过手机阅读微论文、微信息并免费下载;作者可随时在线投稿、查稿、处理稿件或上传最新修改文本;编辑和审稿人可直接进入微平台处理或审阅稿件,提交审稿意见。由此,读者通过一部手机即可不择时地遍享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类平台的所有信息,带来阅读和交流、投稿和查稿、互动和留言等便利。2015年11月,与百道网合作手机站业务,微信串联浙大出版社手机站。2016年以来,不断开发和改进微信平台的功能,先后开通了微信版优先出版、当期目录、过刊浏览、论文检索等板块;完善微信版专家审稿、作者查稿功能及网络版每期目录自动生成等功能,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作为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论文,2017年,微信单篇论文最大阅读量逾1.1万、点赞1508次。
(3)设置二维码,完成纸本与PC端、移动端等不同介质间全媒体自由转换。2015年4月,推动并率先在我国台湾华艺数位注册ORCID,在线建立作者身份识别码,促进研究者信息的准确识别和研究成果的清晰归属。2015年8月,所有纸本及数字论文每篇均提供相应的二维码,便于读者在任何介质上轻松扫码,随时下载论文,实现纸端、PC端、移动端的自由转换和阅读,完成优质内容的全媒体出版转换,初显“媒立方”式的全方位出版与传播,深受读者欢迎。
至此,以纸刊(传统出版)、网刊(开放访问、优先出版、网络连续出版)、APP、微博、微信等多媒体介质加上采编平台,浙大社科学报全媒体融合出版传播的新矩阵初步形成。
所谓出版,一般指通过可大量进行内容复制的媒体实现信息传播的一种社会活动;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及通讯、网络、流媒体技术以及存储和显示技术,融合并超越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此前,中国大部分期刊在互联网数字化上多体现为线下内容的线上再传播,出版流程并非基于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进行,信息的处理和接收通过纸媒进行,是纸本文献的二次或二次以上的网络再传播,未借助计算机或终端设备予以原创处理和首发,也即并非对以网络媒体承载的内容进行首次编辑、复制、发行的行为。所以,类似的数字化活动和产品本质上还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数字出版行为或数字出版物。
“在线优先出版”虽近似于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出版活动,是一种有别于单纯传播活动的、以内容的数字化、生产模式和运作流程的数字化及传播载体和阅读消费、学习形态的数字化为特色的移动互联网出版活动,是学术论文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第一次出版活动。但2015年8月以前,我国拥有光盘电子刊号的期刊有百余种,此前,中国知网等大型数据机构拥有的也只是光盘电子刊号,具备网络连续出版物准入证资质者为零。在没有正式的网络连续出版物号情况下所生产的包括优先出版在内的数字产品,严格意义上并非规范的数字出版物,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人事部门也往往不予认可。
为推动学术期刊与信息出版融合发展,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5年4月23日启动了网络连续出版物规范管理试点工作,全国约13个刊社成为试点单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总局列入试点单位,并按规定申请履行许可程序。2015年8月4日,总局正式批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网络版)》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3-6000/C),办刊宗旨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33-1237/C)一致。
获得网络连续出版物号后,学报依法规范开展网络出版业务,积极探索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新规律、新模式,努力发挥好试点单位的先行先试作用。2015年8月下旬,学报网络版正式上线,并以单篇“优先数字出版”及网络双月刊等形式提供读者经“同行双盲评审”及编辑部“三审”筛选后定稿和编校后的最新论文;网站主页及论文首页显著位置均标示了刊物的网络连续出版物号,论文继续标有DOI认证号;论文除采用纸本版式予以在线出版外,还采用适应微信等移动界面的版式或HTML等富媒体版式出版,并以学报网站及相关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局域网等各种网络终端和大型数字机构的电子出版物为载体,多渠道出版与传播。由此,浙大社科学报网络版论文一经上线即为正式出版物,无需确定其后印刷版刊发的时间、期次和连续页码,有效缩短了期刊出版时滞,保证了学术成果的首发权和快速传播,提升了刊物的核心竞争力,助推了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
网络连续出版物的诞生,在中国学术期刊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不仅意味着中国学术期刊在更广大的网络空间里获得了生存发展的新契机,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媒体融合的全新传播力。网络连续出版物的优势还体现在可提供比纸本根文献更多的附加内容作为链接,包括中英双语论文、相关音频视频(手术过程、田野调查、考古发掘、文博影视、访问调研录音等)、增强论文(正文以外更多的研究背景、分析说明、实验过程、数据、图表等)、协创论文(研讨与工作的记录、合作情况与贡献说明)等,并提供富媒体出版,形成数字出版物与各类数字信息资源生产与服务的全媒体融合的全新数字复合出版系统。
浙大社科学报的网络连续出版物除了通过内容分析、知识标引等完善了XML/HTML技术,达到富媒体出版目的外,还多方位尝试建设优秀的网络连续出版物平台。
(1)网络双语出版,以优质内容推动人文社科学术论文的交流互鉴和国际传播。2016年月4月,浙大社科学报尝试建设中文学术期刊网络双语出版平台,实现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与数字化转型升级,半年内有十余篇论文经学者译校和外籍专家语言润色,在网络版正式刊发,纸本提供中文版和长英文摘要,不再刊发全英文论文。网络版双语论文获得了较好的反响,有的上线翌日即被哈佛大学CBDB网站全文转发。
(2)线上线下互动,拓展知识服务体系;虚拟网与线下承办国际学术会议交互融合,为网络版组约高端稿源。浙大社科学报积极尝试基于线上丰富的学术数据和精准的学术画像把脉学者需求和前沿学科动态,建构期刊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组稿方向;深入学者群和学术前沿,拓展网络连续出版物的时空界限,通过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遴选重点选题,结识线上学者,延揽海内外学者担任网络版栏目主持。2016年,聆听和参加的国内外学术会议二十多个;2017年,仅编辑部主办、承办、协办或提供学术支持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就有18次,担任其中9次的大会主持、主题发言、主论坛或分论坛点评等工作,并缘此组约了不少优质论文和主题研究栏目。
(3)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支撑策划网络版“主题研究”栏目。2016年度网络版共刊发29个“主题研究”栏目,包括6个基于国家重大基金项目策划的基础和前沿研究栏目,网络版版年度基金项目率达到80%以上。2017年,刊发了32个“主题研究”“问题研究”栏目。
(4)开辟新的发行渠道,拓展网络版海外数字市场。2016年6月,与美国Trajectory数字发行公司签订首个中国期刊网络推广协议,尝试网络版同步在亚马逊、苹果Apple、谷歌、巴诺Barans Noble、Kobo等全球数字化平台以及300多家图书零售商渠道和23万家图书馆数字平台推送;同年,网络版成为“CCTSS中国图书国际推广计划”首个期刊成员单位;2017年6月,与加拿大TrendMD公司合作,成为中国人文社科期刊中首个尝试国际跨平台论文推荐技术的刊物,通过在学报网络版PC平台嵌入面向众多网页的、指向相关内容链接的用户界面,向海外知名学术期刊网站精准推送中国学术期刊的优质论文,有效提升了中国人文社科网络期刊的国际显示度。
浙大社科学报的数字化工作是在建设期刊自主性全媒体网络平台,并同步加入大型数据库、融入国内外相关数字机构的集成平台或相关数字发行机构的基础上的单刊所为。一方面,编辑部尽量加入国内外官方、商家、刊刊协同等各方数字平台;另一方面,同步做好自身的数字化工作,编辑部没有专职技术编制,服务器挂靠学校或出版社,数字化各项运作花费极少,不存在重复建设问题。面对数字化冲击,不少期刊主编常面临这样的纠结:单刊是否要做自主性多媒体数字出版平台?笔者认为,首先应鼓励和发展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对单刊而言,处于当今这样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风口,机遇和挑战倏忽而来,转瞬即去,唯有“认知重启”,把握机会,进入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先行者行列,才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才有可能在期刊之林中脱颖而出,获得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枫,郭沁.传统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做最好的线上传播[J].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0-121.
[2] 计亚男.《浙江大学学报》徐枫:学术期刊不能无所作为[N].光明日报,2009-08-22.
[3] 姜春明,洪鸥,陈海青.科技期刊的优先出版现状及发展研究[C]//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2011-03-26.
[4] 徐枫,郭沁.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变革:中文学术期刊在线优先出版及其进程[J].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12-121.
郭沁1) 徐枫2) 黄宝忠2)
1)香港城市学院媒体与传播系,999077,香港;2)浙江大学出版社,310058,杭州
科技与出版
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投稿
请登陆我刊投稿平台http://www.kjycb.com
订阅&合作
订阅杂志:010-62770175转3418
联络合作:010-62770175转3411-3413/3425